English

一个良好的开端

1998-07-08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一个种、变种、亚种或品种的基因变异来衡量它们内部变异性的概念。基因是一种遗传信息的化学单位,它能从这一代传到下一代。长期以来,作物、果树、畜禽和渔业生产不断的发展和提高在很大的程度上都与它们本身及其野生亲缘种遗传多样性的利用有关。同样,它们的遗传单一性造成疾病流行和爆发说明了保护遗传多样性的重要和迫切,也显示出遗传多样性的丰富程度决定了物种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目前,遗传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以及新的生命形式获得专利,已成为生物多样性研究和生物资源管理的重要问题。在农、林、副、渔业和医药等领域的价值是生物多样性持续利用经济效益最大的一个方面,并成为南北对话争论的焦点之一。但是,我国遗传多样性的基础研究十分薄弱,动植物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得不到足够的理论指导,不但野生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而且各地作物、果树和畜禽等品种资源因不受重视而大量流失,损失巨大。由于不了解物种种群的遗传结构,就很难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也不能对已有措施的效率进行监测。保护物种要通过生态系统和栖息地的保护入手,而评估物种受威胁的程度以及是否已摆脱受威胁的状态必须建筑在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基础上。

由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组织、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胡志昂和张亚平主编的《中国动植物的遗传多样性》一书,是我国第一本遗传多样性专著,内容丰富,做到了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微观与宏观、保护和发展、近期与长远相结合,填补了我国这个领域的研究空白,为今后开展进一步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的特色和成就表现在下列各个方面:

1.从建立各种研究检测方法入手,广泛开展实地调查研究,搜集大量资料,进行分析对比,作出了可靠而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对保护、研究和应用部门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实用价值。

2.对我国一些野生珍贵动物的遗传多样性、进化、分类地位和受威胁的现况和原因作了较详细的论述,提出了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的遗传管理方法,在动物分类、系统发育和保护生物学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书科学地论证了大熊猫和滇金丝猴遗传多样性的消失和贫乏是它们繁殖和对疾病抵抗能力低下、难以适应环境变化而衰退致危的重要原因;提出只要设法恢复和扩大栖息地,并采取科学的遗传管理,以利基因交流,通过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的努力,完全可使大熊猫和滇金丝猴摆脱困境,很有说服力,对实际保护工作很有指导意义。而对猕猴这种目前遗传多样性还较丰富的种类来说,作者指出华北和海南两地的种群需要加强保护,以避免它们重蹈大熊猫之覆辙。

3.本书对家养的牛、马、猪、鸡的遗传多样性形成的历史和现状作了广泛而深入的阐述和分析。这些资料是对品种的鉴定和评价的重要依据,并为畜禽遗传育种和以现代生物技术进行基因分离和基因转移奠定了基础。从遗传管理和保护遗传学角度提出的许多管理措施,无疑将会大大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为繁荣地区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贡献。

4.作者对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侧重于天然群落的建群种和作物野生亲缘种,主要涉及自然种群遗传变异的性质及其基因资源的取择策略,对规划遗传多样性的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存及其实际利用,监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程度等都有很大的推动和指导作用,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本书是我国近年来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成果之一,它所具有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同时,在这方面,我们还有许多的工作要做,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选择更多有发展前景的农业物种进行研究,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有效的遗传材料显得极为重要,这需要我国的专家学者们继续作出不懈的努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